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訊(通訊員 付思源)11月11日下午,中宣部文藝局原局長、中宣部“學習強國”原總編輯、武漢大學兼職教授劉漢俊做客湖北科技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“傳媒教育論壇”,以《做文化理想的堅守者》為題,為師生帶來一場兼具思想深度與實踐溫度的精彩講座。
劉漢俊對如何做一名優(yōu)秀的新聞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內涵和指導意義的觀點。他提出了“五個做”的理念,即要做一個跪乳反哺的感恩者、仰天俯地的觀察者、書山學海的跋涉者、訓練有素的質疑者和滿腔熱情的謳歌者。
他強調,新聞工作者要用感恩的心感知世界,敬畏蒼生,服務社會;要了解時代大趨勢、歷史大走向等,站在宏大視角下看中國、愛中國、贊中國;要飽讀詩書,涉獵廣泛;要善于質疑但不是懷疑一切,同時要用新聞的眼發(fā)現細節(jié),用筆記錄美好,以心鏈接社會。
此外,劉漢俊教授還強調新聞工作者要生產出有思想、有溫度、有品質的新聞作品。他認為黨的媒體必須表達黨的意志,唱響時代主題,突出思想導向,同時要以人民為中心,深入生活,了解民情、傾聽民聲、反映民意,讓作品有溫度。
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針對學生提出的人工智能技術對新聞行業(yè)的挑戰(zhàn),劉漢俊指出,應積極擁抱技術變革,善用人工智能作為輔助工具,但必須明確技術始終服務于人。他表示,人類的創(chuàng)造力、情感溫度與道德判斷無法被替代,新聞作品必須經由人的思想深度加工,才能確保真實、深刻與獨特。
本次講座對于湖北科技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的師生而言,是一次極為珍貴的學習機會。對于進一步深刻理解新聞工作的職責使命,把握媒體融合發(fā)展的趨勢規(guī)律,培養(yǎng)具備堅定理想信念、扎實專業(yè)功底、高尚道德情操的卓越新聞傳播后備人才,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
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777875.cn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